(相關資料圖)
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(記者俠克)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進步,醫療AI正在加速向輔助醫生、承擔部分醫生技術勞動的方向發展。如何確保醫療AI應用的規范安全有效,成為公眾關注和行業關心的問題。日前,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設立醫療人工智能應用評測中心(以下稱評測中心),旨在建立醫療AI評測的制度體系與規范標準,依托首都高水平醫院和專家隊伍、高質量醫療數據,驗證醫療AI的臨床輔助決策能力和效果,筑牢醫療人工智能應用安全底線。
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針對輔助醫生或承擔部分醫生技術勞動的醫療AI,也應該像對醫生一樣開展科學嚴謹的評測,規范其應用,從而防范醫療風險、確保技術造福于民,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。
醫療人工智能應用不僅要看“準確率”這一個指標,從患者角度,還需要考慮到倫理和信息安全;從醫生角度,除了一個準確的結果,醫生更關注其推理過程,也就是“為什么得出這個結論”。所以醫療人工智能應用要從“安全(合規倫理)、專業(醫學知識)、實用(流程適配)”等多個角度一起測。
記者了解到,在評測內容上,評測中心建立了一套多維度考核標準,從百姓和醫生最關心的角度出發,形成了6個核心維度的評測指標體系,即醫學合規倫理、醫學循證與知識、通用輔助能力、專科診療質控管理、診療流程適配性、診療決策準確性,包含70多項具體評測任務。
在評測數據上,評測中心聯合重點醫院、科研機構及權威專家團隊,用臨床案例、國內外權威醫學教材和最新臨床診療指南,共同構建高質量評測數據集。“考題”由國內頂級專科高年資醫師全程深度參與編撰與審核而成,確保評測的科學性和權威性。
在評測方法上,系統根據應用類型自動匹配評測任務并生成評測報告,由臨床專家進行復核。評測中心還創新引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評分機制,綜合診療思路、推理邏輯、答題結果進行量化打分,避免只看最終結果的片面性。比如兩款人工智能應用都診斷對了,評測系統會給推理邏輯更嚴謹、依據更充分的那款打更高分,確保評測結果客觀公正、科學可信。
據了解,后續評測中心將陸續開展更多醫學領域的評測服務,覆蓋內科、外科、兒科等專業領域,助力醫療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,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健康需求。
來源:新華社
Copyright © 1999-2020 www.ilwsk.cn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-1 聯系郵箱:85 53 591@qq.com